從朋友聽說,某一個地方的人,使用聖油來混合聖灰用來聖灰日的禮儀,但是,按著教會的傳統來說,似乎是沒有這樣的傳統~
从历史角度看,使用灰烬作为补赎(penance)的标记在旧约中已有记载,甚至耶稣也曾提到某些罪人需要“披麻蒙灰”做补赎(太11:21)。教父如特土良(Tertullian)、圣居普良(St. Cyprian)、圣安波羅修(St. Ambrose)、圣耶柔米(St. Jerome)和圣奧古斯丁(St. Augustine)等,也多次提到这一做法,尤其是与为严重罪过公开补赎(public penance)的实践相关。
除了少数公开补赎者外,许多虔诚的基督徒在四旬期办告解,以便在此期间能每日领圣体,并在获得罪赦后要求领受圣灰,作为谦卑的标记。公元1091年,教宗乌尔班二世(Pope Urban II)向圣职人员和信友推荐了这一做法。随后,降福和施圣灰的礼仪逐渐普及,并迅速在信友的礼仪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。最初,这一礼仪与弥撒分开进行,但大约在12世纪时被纳入弥撒礼仪中。
起初,男性领受圣灰时,灰烬撒在头顶,而女性则在额头上划十字圣号。这种差异可能源于女性在教堂内必须遮盖头部的简单历史事实。
按著Anglican Missal記載,祝聖聖灰的時候,應該要向聖灰灑聖水三次,以及奉香三次。而不是用聖油混合。
然後是撒聖灰的方式,存在几种合法的习俗:
在大多数英语国家,普遍的习俗似乎是神父在圣灰中加入的圣水,形成一种黏稠的糊状物。然后,聖灰以十字的形式涂抹在额头上,因此,所需的水量较少。
許多教友将这一做法视为公开表达信仰的方式,并在圣灰礼仪日全天保留额头上未洗去的灰迹。
在意大利大部分地区以及一些其他罗曼语系国家,圣灰中不加水。相反,干灰通过在头顶上方以划十字圣号的方式撒下,灰烬落在头发上。這種方式,主禮的神父的手是不觸碰到教友,而直接灑落在教友的頭上。
这种方式更好地捕捉了灰烬作为尘土的象征意义,但不会留下持久的可见标记,除非领受者恰好是秃头。此外,可能还存在其他合法的传统。
也就是說,聖灰要麼是全乾的,用灑落在頭上的方式;要麼,加入少量的聖水,使之成為帶有黏稠力,從而可以在教友額頭上留下清晰的印記。而沒有混入油,不管是普通的橄欖油,還是聖化聖油。
本文改編自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7gmgdxGMnCp84ibYGPplxw
分享到:
点击以分享到 X(在新窗口中打开)
X
点击分享到 Facebook (在新窗口中打开)
赞 正在加载……